很多同学会为了学SAT去提前学美国历史。但是学完之后发现SAT历史文章还是错很多。为什么呢?学美国历史到底有没有用?
我举个简单的类比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SAT历史文献就好像考中国古代文言文。学完中国历史就能看懂文言文吗?其实中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比如这篇韩非子写的关于“术”和“法”的内容和关系的论证。
《韩非子·定法》
韩者,晋之别国也。晋之故法未息,而韩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申不害不擅其法,不一其宪令,则奸多。故利在故法前令则道之,利在新法后令则道之,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则申不害虽十使昭侯用术,而奸臣犹有所谲其辞矣。故托万乘之劲韩,七十年而不至于霸王者,虽用术于上,法不勤饰于官之患也。
学过战国历史,就能看懂这篇文章吗?显然不是,只有学过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型才能看懂这篇文章。
同样,SAT的历史文献侧重的还是对文本的分析。包括
1、词汇
词汇方面,比如constituent,一般学生背的意思是“成分”,但是在历史文献里,这个单词大部分的意思是“选民”。还有一些历史文献特定的词汇,比如hitherto(迄今为止),burthen(负担),wherefore(为什么,因此)thereof(它的)。
2、句型和修辞
历史文章的句型和修辞方面也较难,比如John Stuart Mill这样的英国作家经常一个段落是由一两个长难句构成,中间加入大量插入语和并列成分,如何准确梳理句子结构就是很重要的能力。大家可以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献比如刚才这位作家的代表作On Liberty以及经典建国文献联邦党人文集,阅读的时候遇到长难句可以参考中文翻译,可以帮你弄懂大部分难点。
3、文化背景
历史文章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给学生造成的理解难题。表达同样一个意思,中国人和美国人说法可能就不一样,其实英国人和美国人,甚至不同时期的作家表达方式都有不同。比如有的同学就不太明白为什么两个不同立场的议员在“吵架”的时候还会夹杂着对对方的赞美,有的作者在反驳对手的时候会引用“程序不正义”作为论点,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阅读中积累,熟悉这些历史作者的写作风格、语气、常用的论点等等。
当然,学美国历史肯定对SAT阅读是有帮助的,比如学过奴隶制相关的背景知识后再去读林肯道格拉斯辩论的文章时就会轻松很多,没有学过的同学就会对Missouri Compromise和Nebraska Bill感到一头雾水。但是如果想更深入的了解不同作者的态度、观点,还需要我们去阅读历史文章的原文,也就是primary source,而不是历史课本这种“二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