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词汇的理解,我们无法忽略两个话题:词汇量度(quantity) 和词汇记忆的质量(quality)。在SAT官方改革报告中提到关于词汇学习的一本书: Bring Words to Life,在这本书里面作者谈到了关于词汇量和词汇学习质量的话题。
关于词汇量作者说学术环境下的词汇大概88500(包括大量派生词),但是如果说能够做到阅读大部分的资料(比如美国大学课文,NewYork Times, The Economist等报纸杂志)而无障碍比较少要15000~20000单词,那么新SAT的文章依然保留了文学性、抽象性、学术性等特征,那么就对中国考生有一定的阅读挑战性。虽然新SAT不再考查词汇填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背诵大量的单词。总而言之,词汇量的积累依然是考生备考不可逃避的环节。
质量:
词汇理解的质量在标准化考试中至少有三个衡量标准:反应速度,理解精确度,解释和应用。对于反应速度,当然是越快越好,如果用个概念来描述,可以是“瞬间”。理解的精确度是个比较复杂的话题。因为我们多数考生所处的语言环境是中文,即便是在美国高中读书的学生也是在建立了中文使用习惯之后再到国外去,所以无论是在中国读书的孩子,还是在美国读高中的孩子,都避免不了一个外语(英语)语言学习的问题,即都或多或少地在借助于母语的使用习惯和标准在展开对英文的学习。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词汇,中文和英文在意思上差异很大,也即中文的解释跟英文本来的意思往往有出入。这并不是说中文不好,而是在“翻译”词汇的过程中丢失了英文固有的逻辑意义和内涵解释。比如,obsessive 这个单词,中文的词汇书一般都会解释为:着迷于,或者困扰于什么。但是,这个词在Merriam Webster字典里面的解释有:some or somethingthat a person thinks about constantly or frequently.
翻译成中文可以理解为:某人一直不断在想某事。这句中文里面根本不存在“着迷于”,或者“困扰于”的意思。仔细考虑会发现,也不无道理,中文的翻译或者解释只是表达了结果,而并没有传达条件和原因。比如加入语境条件:假如一个人一直想或者一直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就可以解释为此人着迷于此事。语境条件反之,也可以理解为“困扰于”的意思了。我们可以看一个例题:
Dazzled by so many and such marvelousinventions, the people of Macondo did not know where their amazement began.They stayed up all night looking at the pale electric bulbs fed by the electricplant that Aureliano Triste had brought back when the train made its secondtrip, and it took time and effort for them to grow accustomed to its obsessivenoise.
Questions: In the passageabove the word "obsessive" most nearly means
(A) enthusiastic
(B) persistent
(C) obvious
(D) infatuated
解析:被如此多这种新奇的发明搞得目眩神迷,Macondo村里的人已经不明所以了。他们整夜盯着Aureliano Triste第二次坐火车带来的电灯发呆,并且他们还要适应火车持续的噪音,得需要一段时间和努力。